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唯品会洪晓波:波段选品不走快品牌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5
创业ID
创业者:洪晓波沈亚
创业时间:2008年12月
创业地点:广州
商业模式:名牌折扣加限时抢购
融资情况:去年11月获得红杉、DCM2000万美元,今年5月再次获得这两家风投的5000万美元
“有人说把兴趣做成事业是件幸福的事,我想自己是把事业当成了兴趣来做,哈哈,也很幸福
”洪晓波打趣说,他年龄也不小了,如果还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那可真够痛苦的
唯品会的模式不复杂,“名牌折扣+限时抢购”
而在它成为华南地区前列的电商背后,还有着创始人洪晓波不为人知的创业故事和心路历程
同学拍档互补创业
电子商务概念宽泛,切入点在哪里?从法国回国创业之前,洪晓波虽看好电子商务,但也很迷茫
而得益于“同学和朋友”,他找到了答案
2007年,洪晓波到长江商学院读EMBA
“长江商学院的同学给了我很多启发,具体是谁就不说了
他们建议我可以利用国外的资源和信息,尝试国内还没有的商业模式
”他说,不少同学肯定他走电子商务的想法,并且推荐了很多电子商务案例,其中就有法国的VP(VentePrivee,奢侈品限时抢购),即后来唯品会的雏形
不过,这里不得不提洪晓波的太太,至今被唯品会员工打趣“洪太太才是唯品会的创业灵魂人物”
故事是这样的:在法国生活的洪太太是VentePrivee的忠实粉丝,网站的更新大约是早上7点,她很喜欢起早床抢购包包
这让洪晓波好奇,这家网站究竟有什么魔力?而在了解之后,移植VP模式就也成了他的创业灵感
此时,和洪晓波一样看好限时抢购模式的还有沈亚,两人后来成了创业搭档
其实,这两人是十多年的朋友,同做外贸生意并有业务联系,亦是长江商学院的同学
“很难得,一般人既做朋友又做生意很难长久,我们算特例
”在洪晓波看来,自己性子急,沈亚性格稳重,互补性强
此外,沈亚是一个很踏实的人,虽说两人都从传统行业出来,没人做过电子商务,也没人从旁指点一二,但沈亚从2007年开始每天差不多是抱着计算机睡觉猛补电子商务知识
“我们的节奏也很搭,很多人奇怪我俩排排坐一起办公
”他指着办公室说,两人没有说谁职务最大谁说的就ok,大小事宜都是相互商量
只是唯品会到了现在的规模,两人的业务才明晰了一些,沈亚主要抓人力和财务,而洪晓波对商品感兴趣,负责商品或网上页面设计等
Tips:洪晓波创业感悟1:要善于从身边朋友或家人消费行为中找答案;2:找一个和自己互补的创业伙伴
“奢侈”的弯路
在国外,洪晓波经常见圈子里朋友到国外扫货,这给他的感觉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很大”
于是,唯品会最初上线的品牌都是折扣奢侈品
事实让他沮丧
2008年12月8日上线,上线当月共卖出18单,大部分还是自己和朋友买的
“刚开始还不担心,万事开头难
”但是,成交低迷持续了几个月毫不见起色,让洪晓波不免怀疑,是否走错了方向?
“那时正好看到了一份淘宝的数据,电子商务客单价是80块,这顿时显得我们做奢侈品的时机过早,就决定调整,品牌往下走,做中高端品牌
”
2009年3月,唯品会开始做中高端品牌的限时折扣
他说,其间心情谈不上低潮,也没觉得创业初期就受挫很丢人
彼时刚起步,唯品会还名不见经传,它在上游供货商面前没有什么谈判权
“我们天天忙着打电话、上门拜访品牌商,求爷爷告奶奶约人家谈,此前我们从没低声下气求过谁
人家当时还搞不清唯品会是什么东西,限时抢购的概念也不懂,很难谈成
”洪晓波说,网站也不能“开天窗”啥都没有,他只好采用了买断模式,自费购买3万、5万的商品,再打个折放到网站上卖,“没办法,要聚集人气,亏也是亏自己的钱
”
除了自费买断,找朋友拉关系“搞点支持”也是常有的
比如欧时力的老板和洪晓波是好朋友,前期对他进行过多次供货帮忙
2009年一整年的时间,洪晓波都在辗转跟供货商打交道,飞过去跟对方谈,谈不下来就买,直到年底才感觉成交量起来、供货商开始逐渐了解唯品会的模式,手头陆续积累了300多个品牌供应商
即便是品牌向下走,但洪晓波对进入唯品会平台的品牌也有“硬性指标”,比如品牌需要有200家以上的门店或专柜的,才能入网
如今,唯品会已积累了800多家供应商,沉淀了250万会员,平均每天订单过万笔
而对于品牌转型,他和沈亚的意见一致
直到今年1月,“感觉可以尝试了,上线奢侈品频道
当然,不会贸然全部做奢侈品
”
Tips:洪晓波创业感悟3:经营好人脉圈子,关键时候豁得出去,能低头
“叶海峰教我不做快品牌”
在去年底风投进入前,有很多风投找上唯品会,但洪晓波最终还是选择了红杉、DCM的投资
“他们在电子商务方面很有经验,平台上有一些资源可以和唯品会互补
”
洪晓波的话不是没有根据
比如同样获得DCM投资的麦包包的创始人叶海峰,就为唯品会提了不少好建议
“麦包包发展比唯品会早,它的物流建设、推广等,给了我们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