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史玉柱背后的保健品江湖:黄金搭档销量下滑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5
何天骄
以“一个不开手机的闲人”自称的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近日因在微博上自摆“乌龙球”而再次成为焦点人物
4月28日,史玉柱在微博上表示,正在琢磨一个朋友的劝说——将保健品业务全关闭,并转行卖保险
“发达国家的保健品行业为朝阳行业,在中国为夕阳行业
”史玉柱在微博中说
可只过去了10天,他便在微博上改口称,其因保健品不当言论已跑到国外向正在度假的300名骨干赔礼道歉
在史玉柱言论引发保健品行业争议背后,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史玉柱前后话语内容调查,史玉柱所言并非无据可依
以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黄金搭档公司”)为例,本报记者调查显示,早在2008年,黄金搭档公司的经营利润便已出现大幅下滑
相比于2009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黄金搭档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6.7%,而曾经风靡中国的“脑白金”保健品,其2009年销量也下降到曾经市场最高值的一半左右
而如果参考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竞争生态环境,作为国内的保健品公司,亦外有强敌,内有追兵
黄金搭档销量下滑追踪
如果不是因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四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四通控股”,00409.HK)的年报和季报披露,或许,2001年成立的黄金搭档公司最近几年的销售业绩仍不会被外界所知
据香港交易所资料,在四通控股三大业务中,除了基于内地的IT电子及网络服务业务和投资业务,剩下的一部分便是以黄金搭档公司为子公司,以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血康等为产品的保健品业务
资料显示,2003年12月,四通控股以12.4亿元人民币价格收购上海黄金搭档75%的股权
史玉柱在微博上也说:“八年前我脱离该公司决策和经营,仅为股东之一
”
据四通控股2008年年报,虽然当年其健康产品毛利率仍保持在高位(脑白金、黄金搭档和黄金血康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1.6%、70.2%和48.1%),且全年营业额增长43%,达21.44亿港元,但是健康产品业务的经营溢利(净利润)只有3188万港元,较2007年的1.44亿港元同比下降77.8%
当时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导致其营业额增长但经营溢利下降的原因,在于销售收入并未达到原来广告投入的产出比
到了2009年9月23日,在四通控股的特别股东大会上,经营总业绩持续亏损的四通控股私有化方案获得股东投票赞成通过,10月21日,四通控股以每股作价0.48港元退市
相比于其产品脑白金在2003年高达15.02%的市场占有率,据黄金搭档公司2010年4月13日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资料,2009年脑白金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份额仅为5.13%
此次史玉柱微博“乌龙”之后,握有黄金搭档公司销售资料的国内某协会核心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黄金搭档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已从2009年的24亿元左右下降到了2010年的20亿元左右,同比降幅16.7%
昨日,本报记者就财务数据真实性向黄金搭档公司核实,但该公司人士以“我们对外宣传这块最近不太方便接受采访”为由而回绝
国内保健品市场摸底
对于史玉柱“夕阳产业”的所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保健品行业业内人士并不认同这种看法,据本报记者调查,史玉柱作别保健品8年里,中国保健品市场也发生了很多改变
“保健品市场肯定不是夕阳产业
”中国保健协会专家朱海峰告诉本报记者,“随着居民收入上升,而亚健康人群增加,疲劳年轻化趋势出现,保健品未来需求巨大
”
朱海峰亦指出,未来保健品将向薄利化发展,随着利润下滑,消费者越发理性,保健品企业将很难像以往那样拿出大量资金打广告,过去那种“高举高打”重营销轻研发的企业将不再适合保健行业
目前,保健品行业广告投入产出比已从过去的1:5下降到了1:1.5左右,随着广告产出比下降,单纯依赖大量广告以期获得产出已经较难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整个中国保健品市场,产品老化出新乏力,才是以脑白金为代表的老一代保健产品需要面对的夕阳挑战,而这从黄金搭档公司所推出的黄金血康未能做大就可以看出
与八年前的史玉柱时代相比,中国保健品市场竞争力量也发生了变化
据中国行业咨询网《2010-2015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调查及趋势分析报告》,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审批保健食品8900多种,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达164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0多亿元
据本报记者对目前国内保健企业的梳理,除了以中粮为代表的大型食品企业正在进军保健品行业,原本属于传统药品和食品行业的公司,也已进入这个市场,比如在A股上市的哈药股份(600664.SH)、海南椰岛(600238.SH)等等
黄金搭档公司财务数据出现销售额下滑同时,据在A股上市的保健品公司汤臣倍健(300146.SZ)、海王生物(000078.SZ)的2010年年报,它们的保健品销售额却分别增长68%和84%
就在史玉柱考虑关闭保健品业务的前一天,号称中国首家食品营养研究机构“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奠基,作为央企的中粮也自此加入到国内保健品市场的竞争行列当中
据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