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迅雷上市连环套:版权致命成暗雷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9   对迅雷CEO邹胜龙来说,2011年7月20日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
按照原定的计划,第二天,7月21日,迅雷就应该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们等来的不是邹胜龙所敲响的纳斯达克钟声,而是迅雷宣布IPO计划无限延迟的消息
  7月20日,迅雷就已经推迟了一天上市时间
即便是迅雷主动将股票发行价格下调,估值缩水,行业内依然一致看好
但随着迅雷IPO计划的无限延迟,大家才开始意识到,迅雷上市失败的背后,不单单是股票定价不够理想这么简单的原因
  关上的大门   两个月内四度推迟IPO计划,融资额从最开始的2亿美元降到7800万美元,迅雷的上市折戟充满了戏剧性
“整个市场环境不好,公司价值得不到体现与释放”是迅雷对推迟IPO的解释
但实际上,纳斯达克的上市之门逐渐关闭,资本市场的暴风雨正在袭来
  可怕的连锁反应也出现了:盛大文学随后也无奈宣布无限推迟IPO,土豆网的IPO进程同样一波三折
迅雷的上市失败最终从一个独立事件,逐渐演变成一个标志性事件
  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概念股就深陷诚信危机,到了5月,随着人人网的上市,一个更大的互联网泡沫正在形成
到如今,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已经被纳斯达克摘牌,在美上市的9只中国互联网新股有7只已出现破发
整个7月,在美IPO的中国企业数量为零,赴美上市之路已经越来越窄
  为了能顺利IPO,迅雷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忍耐与退让,并做了许多“功课”
迅雷的发行价格一再降低,融资规模一再缩小
在IPO之前,迅雷的发行价从之前的14~16美元下调至12~14美元,ADS发行量将从此前的760万份减少到600万份,如果分别按照15和13美元的中间价计算,其融资额度将降低至7800万美元,缩水3600万美元
  与此同时,迅雷不仅请来李开复等人担任独立董事护航,而且还对旗下问题业务进行了“断臂”
2010年12月,迅雷以1万元人民币的价钱,将与“狗狗搜索”有关的域名、商标权和软件版权售予了非关联第三方
但迅雷遇到的,是一个无法避开的暗雷
  被炒的中国概念股被退热、部分圈钱公司赴美上市受阻、少数上市公司暴露诚信危机
美国市场对于中国概念股形成了“一朝被蛇咬”的畏惧心理,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上市信心已经大大降低,短期内关闭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之门并不奇怪
  而在山姆大叔正在关闭纳斯达克之门的时候,迅雷正巧成为了那个不幸撞到头的倒霉鬼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2011年迅雷第一季度营收1540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8%,净利润177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54万美元增长15%
2009年和2010年迅雷均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540万美元和850万美元
  根据艾瑞的数据,截至2011年2月,迅雷下载在整个中国下载软件市场占据78.7%的市场份额
2010年,迅雷下载工具平均每天的下载量大约为1.38亿次
作为“中国唯一盈利在线视频网站”和占据垄断地位的下载客户端,迅雷似乎理应搭上赴美上市的最后一班列车
  谁也没想到迅雷的故事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结尾,也许邹胜龙还记得优酷上市时被投资者追捧的场景
仅仅半年之后,当邹胜龙带着财务数据更加优秀的迅雷来到美国,身影却如此落寞
  连环暗雷   如果说尚未盈利的优酷都能获得资本市场的热捧,迅雷的盈利虽然不高,至少已经赚钱了,问题的症结显然不在这里
与优酷相比,迅雷虽然早早地实现了盈利,并且在下载领域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但在美国资本的眼里,这些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如果把下载量与迅雷的盈利相对比,迅雷的赚钱能力其实已经输给了大多数的美国互联网企业
  在迅雷这样庞大的下载量中,很多是免费的影音文件
而迅雷目前的收入仍然还是以广告为主,也就是说,迅雷利润的多少实际上与海量的下载并不成正比,甚至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么,迅雷又有什么资格以下载量和盈利自居去冲击华尔街呢?   从结果来看,迅雷似乎是栽在了盈利模式上
但实际上,一路走来,迅雷在IPO之路上已经连续踩中了好几次暗雷
能一直走到最后才倒下,对迅雷来说已经实属不易了
  作为国内最大的下载客户端,赴美上市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可惜,在资本最放松的时间点上,迅雷并没有“迅”起来
等到迅雷准备好了,这一场资本盛宴也已经接近尾声,机会已经从指尖溜走,迅雷的碰壁同样显得理所当然
  迅雷很无奈,还没盈利的优酷、土豆都上市了,而自己连这场泡沫的影子都没摸到就破了?如果迅雷准备得够早,赶上人人网那一班列车,在盈利模式上向优酷多靠拢,也许就能一路通关
但错过了人人网那一波上市潮,迅雷也就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回到国内,因为迅雷上市的可能一直存在,所以那些捍卫自身利益的,趁机浑水摸鱼的,甚至嫉妒你上市设立阻拦的各路人马也纷纷出动
在这最关键的时候,迅雷偏偏又处在上市前的缄默期,只能任由对手“骂阵”
  7月20日,就在迅雷IPO的前一天,索尼、华纳、环球等7家港台唱片巨头对迅雷的联合诉讼第二次开庭,7家唱片公司累计向迅雷索赔2050万元人民币
选择
返回上页
上一篇:玛萨玛索CEO孙弘微访谈:差异化发展是电商趋势下一篇:电商进入平台竞争 淘宝腾讯京东比拼产业链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