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窃听丑闻遭穷追猛打 职业操守“出轨”代价高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7   英国《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门”丑闻继续发酵
这场“窃听门”丑闻如同一场大火,吞噬着部分媒体的公信力
  目前,默多克已放弃100亿英镑收购天空电视台计划
英国朝野已就“窃听门”事件达成共识,要求默多克父子以及《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出席听证会接受质询
此外,美国参议院正促使政府调查是否有美国公民成为受害者,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有可能在美国面临调查
  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英国很多“小报”的最大问题,不是风格的“低级趣味”,而是职业操守的“不择手段”
默多克正在为所控媒体职业操守的“出轨”付出代价,也为新老媒体如何坚守职业道德敲响警钟
文/本报记者毛玉西   危机时刻:   企业版的“欧债危机”   最新消息称,默多克旗下的《太阳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也陷入“窃听门”,被爆曾经窃听英国前首相布朗长达10年之久
美媒13日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美国将面临调查,以了解窃听目标是否包括任何美国公民,特别要查明是否有“9·11”事件的受害者
目前,总部设在纽约的新闻集团拥有数家重要媒体,其中包括福克斯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和一家出版商
  崔磊表示,《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已经损及默多克传媒帝国“招牌”
有英国评论家称,对默多克而言,这是企业版的“欧债危机”
过去4个交易日里,新闻集团市值下跌70亿美元,新闻集团不得不推出5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此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断腕”后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崔磊表示,默多克当机立断关闭《世界新闻报》,的确是一种“断腕求生”的举动
但问题是,随着“窃听门”在英国被同行、政府、舆论“穷追猛打”,新闻集团的政治影响力正在急剧缩水,不排除这是默多克传媒帝国“招牌”倒下的开始
  对此,周庆安认为,从根本上说,默多克是一个商人,而不是新闻人,他一贯喜欢捕捉各国的文化特性、商业漏洞,借机发展自己的“商业帝国”,新闻集团短期内遭遇重创的确是现实,但类似关闭《世界新闻报》或放弃收购天空等做法,不过是默多克商业上“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而已
  窃听幕后:   英国“窥视文化”   有分析称,英媒使用类似违法手段截取新闻线索的做法,可能比想象的要更普遍
  对此,在英国工作近3年的崔磊提到,英国人的个性多少是矛盾的
比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众所周知,而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同样也是“英国特产”;英国人一贯尊重隐私,但对英国明星们的隐私窥视欲却同样强烈,英国“小报”的发达,从根本上源自英国“窥视文化”泛滥
他指出,英国有“擅长”窃听情报的悠久历史,这多少是“窥视文化”发达的渊源
  从监控力度看,英国政府“9·11”以来一直在强化监控的力度
有数据显示,英国拥有400多万个摄像头,全世界最多,拥有全世界1/5的监控电视
有专家估计,伦敦人平均每天被“偷窥”有300次
  从历史上看,著名的特工007邦德就是“窃听”好手,甚至从二战到如今,美国的很多决策都是依靠英国情报
比如,让布什下定决心发动伊战的,就是来源于英国情报
  从现实看,英国销量最大的不是《泰晤士报》,也不是《金融时报》,而是《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可见英国人多么喜欢“八卦新闻”
  点睛语   如果说英国“小报”制造了很多“主流大报”未触及的新闻伦理问题的话,网络媒体的出现“则在重写今天的新闻职业操守教材”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   英国“小报”的发达,从根本上源自英国的“窥视文化”
他指出,英国有“擅长”窃听获取情报的悠久历史,这多少是当今英国“窥视文化”发达的渊源
  ——前驻英外交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博士崔磊   英报竞争:   “小报”职业操守触线   对于英国报业现状,周庆安认为,英国“大报”、“小报”的风格、市场、读者定位一直界限分明
但他也比喻说:“英国绅士的做法是:手里拿着一份《泰晤士报》,但里面会夹着一份《太阳报》
这也形象地表明,类似《世界新闻报》这样的‘小报’,在英国一直拥有很高的认可度
”   目前,类似《世界新闻报》等小报报道的“失德”正成为“千夫所指”
周庆安认为,默多克所创建的“小报文化”,其最大问题不是风格的“低级趣味”,而是职业操守的“不择手段”
在他看来,英国“小报”对社会的作用可谓是“双刃剑”式的:一方面小报在揭发重大丑闻上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它们超越底线、过分渲染、不择手段的报道方式,也“创造”了很多媒体新闻伦理的新问题,对社会的伤害很大
  周庆安指出,英国人对小报报道的“容忍底线”较低是事实,但不代表着它们在报道上“没有道德底线”,“小报”恰恰是在职业操守上被“大报”们抓住了把柄
  他认为,《世界新闻报》被迫关闭,触及两个“敏感议题”:1.被爆窃听失踪女孩,实质是侵犯了“弱势群体”隐私
这也可以解释,过去多年来这家报纸多次涉嫌“窃听门”
返回上页
上一篇:阿里巴巴女工“最美妈妈”成长故事下一篇:“公关先生”网络发帖攻击金龙鱼获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