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重庆报战与集体涨价背后:经年暗战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7   张晓晖   7月5日14点04分,重庆时报的房产部主编颜琅通过她的苹果手机,在微博上感叹,“采编的5毛时代结束了……背5毛的名声背了10年,我容易吗我
”   第二天,她所在报社的报纸,涨价到1元1份
  于是,她给了丈夫10份报纸,给了她儿子5份,组建成“颜家卖报小分队”,还没有走出小区大门,她可爱的儿子已经把手中的报纸兜售一空
  涨价背后   7月4日,重庆当地的四份都市报纸——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三家均隶属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及重庆时报在头版醒目的位置挂出了内容一模一样的名为“敬告读者”的公告
  公告的内容是关于报纸即将涨价的消息,“经市有关部门同意,本报将于2011年7月6日起进行零售价格调整,调整后的零售价为每份1元
”   涨价的理由也一致:多年来,虽然新闻纸价格不断上扬,但我们的报纸售价却未能及时浮动,以致报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成本倒挂现象,发行量越多,亏损越大
  最终,四家报社约定一起涨价,涨价的谈判经历了一番“艰苦”的过程
知情者向本报透露,重庆四家都市报集体涨价的背后,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与华商报系(重庆时报控股方)互相博弈的结果
“两种状态,第一种做,不做,再做
且做且毁
第二种痛快做完,不做,再做
进步
”7月5日凌晨,报纸涨价消息公之于众之后,重庆时报总编辑柳祖源更新了他的微博,发出如上感叹
  当涨价那天(7月6日)终于到来的时候,柳祖源再次更新微博,“人人都在戴着镣铐跳舞
专注镣铐,得到牢狱
专注跳舞,得到舞台
”   知情者继续向本报透露,重庆晨报、商报、晚报集体涨价,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层党委会商议的结果,当涨价的决定传递给重庆时报时,重庆时报并不认可,矛盾由此而生,如果重庆晨报、商报、晚报都卖1块钱一份,而重庆时报仍然停留在5毛钱一份的话,那么,重庆时报必然会吞噬掉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情急之下,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老总专程带队前往西安(华商报系总部所在地),与华商报系高层商谈,最终重庆时报妥协,跟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下的三份报纸一起上调价格,但本报未能获悉华商报系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达成妥协的附加条件
  然而,涨价过程中戏剧性的情节不止于此,重庆时报并非不愿意提高报纸价格,相反,在2010年,重庆时报提出过涨价的想法,但是这个决定被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所抵制,重庆时报涨价未遂,一直维持5毛钱一份的价格
  关于集体涨价一事,本报拨通了重庆时报总编辑柳祖源的手机,他在电话那头言语谨慎
柳祖源承认,在报纸涨价一事上,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导,但是这个问题现在拿出来说比较敏感,“如果我们说错了,代价会很大
”柳祖源不断重复这句话
  重庆商报总编辑张宪民对本报记者称,商报是正常涨价,按照报业集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相信涨价之后,会保持比较好的市场份额
  重庆晚报总编辑任美荣,也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党委委员,他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涨价是迫不得已,对我们而言,涨价不是纯粹的为了经济效益,现在物价飞涨,卖报者的利润空间有限
”谈到竞争对手——与重庆时报约定一起涨价的时候,任美荣称他们(时报)也有这个需求
对于去年重庆时报提涨价一事,任美荣称,与今年的涨价相比,那个时候有不同的原因
  此次涨价,对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晨报、商报、晚报三份报纸而言,按照其每张报纸零售量为20万份预估的话,预计能够给报业集团每天增加30万元营收,全年下来可以抵消至少1亿元的成本开支
  因此,涨价一事,对于拥有庞大体系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而言愈来愈迫在眉睫
  经年暗战   重庆都市报纸集体涨价背后,彰显出其间微妙的关系,哪怕就是在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和重庆晚报这三份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系统内的报纸之间,仍然存在着新闻同质竞争的泛滥
  近年来,重庆有关部门对舆论导向的引导,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三份都市报纸在采编内容上一直存在同质化问题,不光是重大新闻事件需要内容预审和通稿准则,就是在一些大公司的新闻采访报道中,采编一线依然频频碰壁
  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这三份都市报纸的新闻同质化日趋严重
  2004年8月25日创刊的重庆时报是个异类,它的出现打破了重庆都市报纸的微妙格局
一股独大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江湖地位受到华商报系的严重威胁
于是,一系列针对重庆时报的打压政策开始被执行
  2005年,重庆时报不被允许进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数百个三峡报刊亭,此次纷争后来因重庆时报的坚决抗议而得到缓解
2005年11月17日,重庆时报要求所有黄马甲(送报员工)在早晨送完报纸后立刻赶到本区域内报亭摊点处扎点,协助报亭、摊点销售重庆时报,以巩固重庆时报的零售市场
彼时重庆时报的一位黄马甲激昂地宣称,“面对封杀,我们仍要给你好看
”   2008年9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要求其广告客户(绝大部分是地产公司)承诺,减少甚至不向竞争对手重庆时报投放广告,此“封杀令”一出,震
返回上页
上一篇:3Q互称遭“暗杀” 老冤家各添筹码下一篇:TNT快递:三年后中国业务和欧洲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