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陈一舟:每天跟鲨鱼游泳 做长寿互联网公司很难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6   张晶   一   “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才是称重机”,在人人股价几近腰斩之时,陈一舟又搬出了巴菲特的这句话
  不久之前他也提过这句话,相信未来还是会被他反复提及——值此中国概念股的多事之秋
  那是在2011年5月4日,他终于站在了纽交所的敲钟台前
上市当晚,人人股价持续高企,市值甚至一度超越新浪
在随后的视频采访中,陈一舟按捺不住兴奋,这一天他已经等待了太久
这个互联网老兵,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
敲完上市钟后,他在纽约的一家二手商店给自己买了块手表,88美元,“好利市”,“作为12年奋斗的一个奖励”
  毫无疑问,风云变幻的中国互联网江湖之中,陈一舟一直是个标本式人物
他既是中国互联网江湖最早的闯荡者,又成为互联网新十年不可回避的主角之一
从最初创业、千橡危机到人人上市,他亲历和见证了互联网环境的巨大变迁,当然,这其中不无对其本人的种种争议之声
  上市前路演的时候,一位投资人问陈一舟,“你用什么证明你这间企业可以存在10年、20年?而且能越做越好?”   “这个问题我至少想了三分钟
以前从来没想过
我跟他说,我们的确处在一个永远充满竞争的市场,得有长期打持久战的准备
马云有102年的计划,我有30年的计划
这个行业内,谁也不比谁好太多,就看你能不能撑得下去
就像扳手腕一样,有时僵持不下,都挺着,对手下去了,我就起来了
”陈说
  一个月后,在人人公司的上市庆典中,他挨桌举杯换盏
台上上演的是“植物大战僵尸”的员工真人秀,人人刚刚与这款风靡全球的游戏制造商宝开(POP-CAP)达成战略合作——“至少在这件事上,人人抢了Facebook的风头”
  这些利好的消息,却无法完全平息目前对人人的争议之声
6月20日,陈用他带有轻微英伦口音的英文,向分析师解释不久前刚刚发布的财报
“上市时,我们对投资者说期待活跃用户可以每年增长40%,就目前来看,这种增势很强劲,超过了最初所预计的每月活跃用户达3400万的数量
”   《福布斯》的记者Kenneth Rapoza在听取了这些讲述之后保守地评论,“人人或许并不像它股票表现出来的那样糟糕
或许某一天,某个人,会将这间公司列入‘买入’级别
  二   此前,有人在天涯上撰文,称陈一舟为“互联网业未上市公司的最后一个大佬”
这无疑是赞誉,但却充满悲怆的意味
  1999年,在互联网英雄最初跑马圈地的年代,陈一舟曾和两位斯坦福校友周云帆、杨宁联合创办名噪一时的Chinaren(据知情人称,如今另两人,一人弃商从政,为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一人依然在手机搜索领域摸索)
Chinaren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第一代SNS的雏形,也让陈一舟清晰看到实名制社区的价值
然而最终,正如陈所回忆的,“最后一个浪起来,我们就跟上了,后来没一年,泡沫就破了”
2000年Chinaren被搜狐收购之后,陈成为了搜狐的高级副总裁
  这已经是泡沫破灭时最好的结局,自然不愿自此沦为平庸
两年之后,但他带着30万美金创立了千橡
但不幸的是,曾经助其崛起SP业务,很快却成了这间公司的致命伤
随后,千橡在对社区、视频、下载等一系列热门概念的搬用和转型中,先后遭遇挫折,裁员风波渐起,上市梦碎
他一度成了媒体中最典型的失败案例
曾报道他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在冰水中游泳来刺激自己,纠结砍掉哪块业务
  “公司在顺利的时候容易犯错,就像我们在2006年融到巨资
”那段时间,他就像是一个四处出击的猎手,大开并购之门
他极少把鸡蛋放在一个筐中,曾经尝试做过软件、游戏、社交网站……对于他来讲,有些领域闯对了,有些领域走了覆辙,就像是碰运气的游戏,“我能走到今天,运气占了80%”
而如今看来,5000万收购校内成为了他做出的最明智决定之一
  经历过多次蜕变,陈一舟开始学会反思自己
对于过去,陈一舟毫不避言,“我在互联网混了这么久,很坚强”
“每次都是在交学费,交了学费以后,希望学到的东西永远不要忘记”
  如果说有所受益,他从过去的经历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欲速则不达”,“以前千橡历史上每次高速增长以后,就是高速的下降
我现在对速度很保守,快的东西都不能持久
这点我怕了
”他说
  他又说,“现在我们对外说公司要做百年老店,其实在半年之前,想都不敢想
”   “做互联网公司非常危险,我们的成功是偶然的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商业模式就不行了,新的竞争对手就出来了,情况就变化了
跟我同期创业的人,倒下去的不少,爬起来并不容易
我是个异类,是第一批倒下去又爬起来中为数不多的”
  三   他运营着一间以真实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互联网公司,但他本人并没有那么重视人际关系
他并非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甚至极少社交,几乎终日摆渡在办公室和家的两点一线之间
在一次在广州接受记者访问时,他说,“要不是答应了你们,我肯定早回北京值班去了”
  一个人的时候,他阅读大量的书,尤以人物传记居多
在看了描述乔布斯的一系列书之后
返回上页
上一篇:传统生意和新电商的亲密接触下一篇:拥抱“.XX”域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