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李国庆VS刘强东:电商冲撞并非两个人的战争(2)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6   关于商战   李国庆:   日用百货相对于我们来讲不是一个赚钱的品类,我们要不做日百,利润率会更多
  我们思考了5年,到底选择在哪个领域做大
3C我们不敢进入:第一是3C的利润率太低;第二是3C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太强大
但现在不进入,并不表明我们永远不进入,只是时机不成熟
  从2010年开始,我们改变了定位,结构也做了调整,我们不仅是超市业态,在超市之外还要掌握百货公司业态,就是要做一个网上购物中心
  刘强东:   我认为,一个品类零售终端至少保持三家以上,只有三个以上能存在深度的博弈,对于家电也好,图书也好,品牌商应该至少扶植最少三家以上的终端,这样才能够对渠道有更好的控制力
  商业竞争是很惨烈的,是血淋淋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到最后能活下来的可能就是一两家
对我们来讲,我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损害消费者利益,尊重商业规则,也不违法
那么在这个基本的条件上,所有的激烈的手法我们都会采用
  我们库存周转率是12天,你去查查当当的财务报表,国美、苏宁的财务报表,为什么国美、苏宁卖IT数码类产品是亏损的
原因就在于库存,国美、苏宁3C类的库存是京东的几倍
  《中国经营报》:当当网目前营收规模大约有20亿元,但是整个算下来净利润并不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国庆:2010年,当当全年的纯利润率就是销售额的百分之一点几,当当还没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
但电商零售业你说谁利润率高呢?比如说美国的亚马逊利润率经常是销售额的百分之三点几
中国的零售业的利润率经常就是百分之三,家乐福、沃尔玛也是百分之三左右,但是反过来亚马逊为了利润率实现三点几,增速只有百分之三四十,而除去我们图书高增长不说,日用百货还有170%、160%的高增长
  《中国经营报》:随着百货用品销售的比例在上升,你不觉得整个公司的毛利率会受其影响?   李国庆:你说的特别好
日用百货(以下简称日百)有别于3C,我们在日百市场增速非常快,2010年第四季度增长160%到170%,而图书市场的增速不到50%,所以日百的比例在加大,因为日百的毛利率相对较低,才13%、14%,而日百毛利率会低于整体毛利率
因此,会影响到当当的整体毛利率
  《中国经营报》:随着日百业务的增多,未来当当的毛利率是不是会平缓向下?   李国庆:还是会的,日百相对我们来讲不是一个赚钱的品类,我们要不做日百,利润率会更多
我们现在日百是亏损的,单看日百还养不起我们这些员工
但是,图书为什么赚钱,就是因为能占到行业的15%
日百怎么也得占到行业的5%以上,就是说一年销售额几百亿,我觉得那个时候才是一个追求利润的时候
  《中国经营报》:在战略选择时,你怎么想到从图书进入到日百领域的?为什么不选择进入3C?   李国庆:零售有好多业态,我们做的最好的图书业务是我们的核心业务,现在我们选择了日百,日百包括婴童用品,尿布、奶粉、护肤品、家居用品,今年又增加服装
这些是我们的目标品类
  我们思考了5年,到底选择在哪个领域做大
3C我们不敢进入,一是因为3C的利润率太低;第二是3C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太强大
国美、苏宁,一个年销售800亿元,一个年销售1000亿元,你进去已经不好做了,可以说,几年都看不到赚钱的机会
  3C行业毛利率是3%,国美、苏宁卖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是赔钱的,只是为了增加客流,为了今后赚钱
那为什么这个行业毛利率仅有3%?因为海龙大厦模式的存在,海龙大厦这种模式占行业的60%交易额,这种模式就是集贸市场模式
见着顾客,懂行的赚你30块钱
不懂行的蒙你一下赚300元,你怎么跟他PK,这是早期的大卖场业态
所以我们对进入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比较谨慎
3%的毛利率,苏宁、国美赚的这些钱还不够弥补破损、残损、丢失的损失,当然我们目前不进入,并不表明永远不进入,只是目前时机不成熟
  我们思考这5年的选择是婴童用品,因为我们认为,当当的核心顾客群在这儿
我们的核心顾客群比淘宝年龄大,她们给婴童买东西,尿布、奶粉是很在意企业品牌的,真买了假货怎么办,当当的美誉度,是熬了10年熬出来了,所以这些妈妈们信任我们
  《中国经营报》:你是想把当当网打造成一个网上的沃尔玛吗?   李国庆:我们5年前是这么想的,觉得实体超市毛利率不高,它的房租、水电、人员、运营费用太高,而网上有这个成本优势可以打击它
但是从2010年开始,我们改变了定位,结构也做了调整,我们不仅是超市业态,在超市之外还要掌握百货公司业态,就是要做一个网上购物中心业态
我们要卖服装、饰品、箱包、钟表等等,进军购物中心的核心品类
原因在于一般购物中心不是买手制,而是层层加价,一件夹克从批发市场拿货52元,到消费者零售价格就150元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客流量,在服装、饰品、箱包、运动鞋等领域发力
  《中国经营报》:2010年,你上图书品类就在行业里引发了很大的关注,近日,我又看到有出版社联合封杀你们,为什么会在行业内引发这么大的
返回上页
上一篇:经济学人:互联网公司IPO潮背后 香槟或泡沫下一篇:李国庆VS刘强东:电商冲撞并非两个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