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暗度”支付宝的确定与不定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6
6月6日,美国证券公司KendallLawGroup宣布,该公司已代表股东对雅虎发起一项集体诉讼,内容指称雅虎违反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有关虚假和误导性声明的规定,对于信息的延迟披露导致雅虎股东投资利益受损
支付宝控制权事件已经曝光一段时间了
通过三方的几轮表态,有很多证据表明雅虎、软银是早就知情,并且默认了支付宝重组的事宜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在一直努力寻找另外一个方案,以保证雅虎、软银作为股东可以长期享受支付宝的收益
由此可见,支付宝身价到底是多少并不是这场争议的焦点,焦点在于马云、杨致远、孙正义三位昔日好友,在“保证支付宝的正常运转”的共识之下,在如何让支付宝拿到牌照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协议控制是核心点
根据最新一次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支付宝用户高达5.5亿,淘宝网超过80%的交易都通过支付宝来进行
显而易见,支付宝对于淘宝和阿里巴巴集团的价值极大
正如阿里巴巴声明所言:“作为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支付宝公司合法规范的持续经营,对保护和提升包括淘宝网在内的阿里巴巴集团的公司价值至关重要
”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支付宝第一次股权变更之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就对中国监管层可能出台的政策进行了讨论
2009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前身,《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版)》已经出到第六、第七版,按照这个办法的相关规定,阿里巴巴集团方面认为,这意味着监管层将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外资比例作出严格限定
事实也证明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判断
在2010年6月21日正式出台的央行二号令中,对这类公司的外资比例的规定,在行业人士看来更是严格限制的外资比例为零
但雅虎和软银认为,这样的规定是可以通过“技术性操作手段”去规避的
两方私下都提出了另一个更属意的“协议控制”方案(“VIE”模式),即成立纯内资的企业获取运营牌照,外资公司通过相关协议(而不是股权)实际控制内资公司,其目的是希望继续享有支付宝未来带来的收益
不过,这一方案被更懂得如何在中国运作的马云否定
前不久在硅谷举办的D9论坛上,马云委婉地回应称,在中国做生意必须100%合法、100%透明,确保公司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15年前,美国人教我们做生意要遵守法律,现在却有人叫我们绕开法律
”马云说
对于协议控制的问题,有支付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申领牌照时,央行私下已经以口头形式转告各家支付机构,考虑到金融安全,要想拿到支付牌照,支付公司必须是百分百内资,不允许以协议控制的方式做一个假内资的壳公司去申请牌照
因为那样,外资仍然可以间接染指中国的金融数据
有舆论将目前中国大多数海外上市互联网公司采取的以“协议控制”方式获得ICP牌照与支付宝所拒绝的以“协议控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混为一谈,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者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情,两件事情无法等同
“支付宝不仅是一家普通的互联网公司,而更是一家从事第三方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它需要的不仅是ICP牌照,更重要的是央行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而这一点,才是支付宝必须实现百分百真实内资的最重要目的
此外,来自阿里巴巴的一位人士表示,外界一直有一个误解,就是关于对支付宝两次交易对价总额约为3.3亿元人民币的理解,事实上,这3.3亿元只是注册资本,并非马云为转移支付宝做的对价协议
浙江阿里巴巴3.3亿元的出价和其间的增资,都是出于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并不是对于支付宝这个公司的价值衡量
微妙的时间点
在三方分歧尚未解决的情况下,雅虎选择在一个微妙的时间点以一个微妙的方式披露了这个问题
根据雅虎的说法,其最晚在3月31日就获知支付宝的转移一事,但直到40天之后的5月10日,雅虎才对SEC披露此事
这里存在着一个有趣的时间点:此时正是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期
在此次对话中,中方要求美国放宽华为等我国企业在美国的收购和投资,而美方则以中方应该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作为回应
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业人士透露,中美对话时期,中国和美国的多个部门都来电来函,要求阿里巴巴集团提供支付宝现有的股权布局图
该人士担忧,支付宝成为了中美博弈的一个政治筹码,股权问题将被看成是洽谈的筹码,去和缓美方对我国金融管制的不满
并且,此时中方对美方在投资环境上的限制表达了不满,美方很有可能借支付宝一事反将一军
这是从目前看来,雅虎内心的真实逻辑,也解决了之前的诸多疑问
5月25日雅虎分析师会上,杨致远就承认几年前就知道了支付宝股权变更之事,但2009年支付宝第一次股权变更雅虎为什么没有通告股东?即便当时雅虎仍然不同意,但为什么不能像类似5月10日这次的做法递交报告给股东?也正是基于此,雅虎才遭到了股东的集体诉讼
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撰文认为,雅虎此后的策略显然是希望激怒华尔街,激怒美国媒体和民众,施压美国白宫,出面面对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