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该不该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6   2011年5月26日,深圳市公安局及市交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圳将在6月6日-12月5日期间,禁止电动自行车以及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在大部分区域内上路行驶
深圳警方解释此次限制电动自行车最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自行车上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价格便宜、舒适、便捷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是,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上升,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率也在成倍增加
2004年到200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增加了8倍,事故率也上升了6倍
  针对全国频发的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
2011年3月18日,国家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文《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改当下电动自行车产业,《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结合实际,设定“超标”车的过渡期限,限期淘汰“超标”车
在此次整改中,四部委又重申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999年颁布实施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最高时速大于20公里、整车重量大于40公斤的电动车将面临禁止“上路”
  一边是为了消除电动自行车的交通隐患,对其限制,一边则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和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的利益
那么,该不该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   6月10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21:55播出《该不该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节目中红方阵营由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教研室主任王宏雷、财经评论员朱煦、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组成
蓝方阵营由绿源电动车公司董事长倪捷、财经评论员马光远、《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刘彦组成
他们就“超标”电动自行车该限期淘汰吗?、限制电动自行车会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吗?、“限车令”会不会阻碍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三个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一辩:“超标”电动自行车该限期淘汰吗?   主持人王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禁”与“行”确实引起了社会上非常广泛的讨论,这四部委发出限改的通知当中有一条,叫限期淘汰超标车,牵动很多人的利益,如何限期,如何淘汰,淘汰之后这些损失到底由谁来承担?   王宏雷:依法治理超标电动车,保护车主和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倪捷:超标车是合格车,淘汰它是不合理的,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迅速地做一个能够适应广大消费者使用的新的电动车的产业标准
  王宏雷:第一,所有的超标的电动自行车生产都不合法,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而是一个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的结果
第二,销售不合法,销售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只告诉我们的消费者它的优点,而不告诉风险,只告诉它的便利,而没有告诉他可能带来的危害,我认为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它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所以说应该可以禁止
  倪捷: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电动车超标,而是电动车的标准在超标
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公众一些理解,需要政府部门一些调查研究,所以采用非常刚性的办法和动用大量的社会成本去淘汰所谓的超标车,我认为没有什么必要
  二辩:限制电动自行车   会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吗?   朱煦:政策的出台应该有利于老百姓的出行,但是老百姓的出行应该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而老百姓的出行不应该只是骑电动自行车的老百姓,应该包括所有的老百姓
如果我们忽略了更大基数的人群的感受,不去顾及他们的安全,一定是偏颇的
  主持人:有一个调查显示,但凡买电动自行车的群体大多为了上下班代步,如果在这个时候限制电动自行车,会不会导致大家上下班障碍?   朱煦:在调节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有一个对象和标准,就是骑车人的利益最大,骑电动自行车的利益最大,我们要看到十多年来备受这种痛苦更多的周边人的感受
  马光远: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利益社会,我们必须承认利益是很正当的,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利益范围说话,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而不是退步,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哪怕是很小的影响我们也要评估,否则的话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何在?   三辩:“限车令”   会不会阻碍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   韩晓平:这个肯定会阻碍发展,如果速度能降下来,这个市场将会更大
  刘彦:把企业家吓跑,社会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社会治理需要多中心的思维
  韩晓平:四部委的文件并不是说要把这个电动自行车产业搞掉,而是更有利于它的发展
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参照标准要参照非机动车的可能性,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对应哪一个市场
如果跨界了,车的速度已经不是非机动车,而是机动车的速度,又在机动车道路上行驶,当然会造成很多不安全,所以政府当然要将其拒之门外
所以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一定要在市场区分开,区分开才能更有效
  刘彦:我的观点是“限车令”不但会阻碍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而且会影响这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伤到这一点会导致商业成本更高,导致经济运行效率降低
  韩晓平:市场本身要拉开差异,中国这么大,电动自行车也有很大的市场,一旦拉开也有很好的发展,如果一定要建造跨界车,今后会有更多的城市拒
返回上页
上一篇:网络战争:“核”打击? 下一篇:百丽20亿狂砸B2C 供应链封锁战略成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