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英国王室大婚成数字时代商业推手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5
作者:王佳
编者按/一边看电视,一边发微博,如果错过了电视直播,就直接上网搜索
2011年4月29日,英国王室大婚,世人已经完全把它当成了一场大家都能玩的大型“娱乐活动”,一向拘谨严肃的英国皇室似乎也乐在其中
一切都在表明,“娱乐活动”确实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推动力量
王子终于迎娶了自己的灰姑娘
2011年4月2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孙子威廉王子正式迎娶其相恋8年的女友凯特
据统计,全世界通过电视和网络关注该婚礼的人约为24亿,也就是说,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看到了这场世纪婚礼
自1981年黛安娜与查尔斯的“世纪婚礼”后,英国已有近30年没有过如此万众瞩目的婚礼
市场营销专家,英国广告传播集团上思公司(M&CSaatchi)首席执行官大卫·科索(DavidKershaw)认为,英国王室作为一个品牌,其经营之道非常值得研究,堪比哈佛商业案例教程
的确,当威廉和凯特在白金汉宫阳台上亲吻的照片出现后,媒体热浪一浪高过一浪
威廉凯特迅速成为代表英国王室形象的新品牌
传播:充分考虑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规律
“这场王室大婚真真切切地应数字化时代而生
”NBC《晚间新闻》主持人评论
在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大婚时,全球电视观众为7.5亿人,另有3亿人通过广播收听实况转播
30年后,让威廉凯特大婚世人皆知的传播重要力量变成能够互动的数字媒体
英国皇室首次宣布,除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外,将会通过视频网站YouTube进行现场直播,同时婚礼会充分利用各种如Facebook、Flickr、Twitter社交媒体网站
2011年4月29日这天,很多普通民众在一边观看YouTube的直播视频一边在Twitter上点评凯特的婚纱与威廉王子的秃头,网民的各种自我感受通过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迅速扩散,成为一种新的观看形式
英国《太阳报》评价,人们在网络上频频转发现场图片,评论两位新人和来宾的衣着
作为网络主力军的这代人正好与威廉王子年纪相仿并一起长大
精明的商家也在大肆利用这次机会,各种网络媒体更是推波助澜,拉近和公众的关系,推销自己的网站
从当地时间4月20日起,公众就可以将自制祝福王室新人的视频片段上传至YouTube的婚礼专题上
如有个网站推出了嫁给哈里王子站点www.canimarryharry.com,是专为全球有“想法”的灰姑娘们设计的
在新浪微博上,“威廉王子大婚”一直位于热门话题的第二位,仅次于“五一假期攻略”
中国的开心网“开心城市”也发起了王子结婚任务,用户点击“观看婚礼”就可以直接跳转到酷6的主页实时观看直播,并获得王子结婚雕塑一座
同时,开心网的酷6主页内嵌入了直播框,开心网用户不用跳转到其他页面就能直接在开心网上观看婚礼直播
4月29日当天,酷6在开心网上的主页访问量突破了160万次,边看边聊的评论数达到了11万多条,甚至超过了酷6直播页面内的评论数
而酷6在开心网主页的人气在此期间也相当火爆,粉丝数增长超过4万
这一切不仅说明了传统的皇室家族对新科技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也反映了公众对互动交流的渴望,而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确实也契合了近年来英国王室亲民的态度
可以说,这次婚礼是历史上第一个交互式的婚礼
品牌:在保持神秘与寻找平民化间找平衡
能够大胆运用社交媒体做宣传是此次英国皇室主动顺势而为的选择,但另一方面这也必须承担风险
在婚礼当日,组织者和伦敦警察局利用信号屏蔽技术阻止了从现场发出的Twitter报道,担心婚礼前发出的Twitter信息可能有安全隐患
这也是此前王室婚礼所未遇到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认为,皇室需要一个平衡,一方面要保持神秘感,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平民化,时不时露出那么一角给你看一眼
但是通常情况下皇室还是要把自己掩盖起来,生活在一个高墙之后,才能让游客们对英国的王室有一种朦胧的透视感觉
如果什么都看得到,英国的王室还能不能带动一年几亿英镑的旅游收入?
英国皇室从150年前已开始的英国皇室纪念品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而皇室婚礼更是提振经济的最佳机会
而此次80后的威廉凯特正是王室抛开神秘化,力求平衡平民化的代表
拿此次威廉凯特婚礼的一系列纪念品来讲,就有很多自嘲般风趣的尝试
比如广告公司KKOutlet就走了风趣路线,在瓷器上写有“托您二位的福,我们放假了”之类的句子,替代了老生常谈的祝福
啤酒厂也适时推出一款啤酒,名字叫“吻我,凯特”
伦敦插画艺术家利迪亚·林斯(LydiaLeith)设计了王子情侣主题的红蓝两款“王室呕吐袋”
根据英国零售调查中心统计的数据,威廉王子的婚礼将使英国零售业增加近5.2亿英镑的销售额,其中纪念品的贡献超过两亿英镑
与此同时,平民女子凯特成为了王室的新品牌
她的亲民形象成为王室营销的又一枚招牌
法国马赛商学院MBA、EMBA主任米歇尔·古塞塔斯分析:“人们总会在生活中寻找意义,从而试图为自己与心目中的理想搭桥,这些理想可能是成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