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位置革命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4   李海强   Foursquare最初就是一个告诉朋友你在哪儿的小工具
到达某地后,你可以用它了解自己的朋友是否也在附近出没,掌握这些动态信息的人们,会很自然地发起一些互动
  事实上,在Foursquare之前,并不缺乏对基于位置的网络服务的探索
  譬如,中国移动在2002年11月便首次开通了位置服务,如移动梦网品牌下面的业务“我在哪里”、“你在哪里”、“找朋友”等;2003年,中国联通在其CDMA网上推出“定位之星”业务,用户可以在较快的速度下体验下载地图和导航类的复杂服务
甚至在李曦眼中,中国移动的12580服务也是一种LBS,以大家都熟悉的电话的方式提供的基于位置的服务
但是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不足、GPS的普及率较低,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并不旺盛,因此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启动
  而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这个概念真正兴起,则要追溯到美国
  2009年初,因同在一幢写字楼上班而“偶遇并结识”的丹尼斯·克罗利(DennisCrowley)和纳文·塞尔瓦杜莱(NaveenSelvadurai),已经合伙在纽约东村的自家餐桌上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变成了现实:开发了一款LBS移动终端服务平台,这便是日后的Foursquare
  所谓LBS,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抑或Wifi网络等)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2009年3月,Foursquare上线,并在德克萨斯首府奥斯汀进行首次推广,并迅速走红
根据其官网的信息,截至如今,其已拥有了800万用户,每日新增用户数超过35000名,而预计到今年6月,Foursquare的用户数将超过1000万
与Foursquare的快速成长相比,即便是当年的Facebook抑或Twitter也黯然失色
人们情愿视之为继Facebook和Twitter之后的“下一件大事”——不仅因其长势迅猛,更关键的是其填充了“空白”:Facebook打通了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凭借熟人之间的社交黏度打败了如日中天的MySpace,但是,虚拟和现实之间仍有一堵关键的围墙:位置
  如何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位置信息投射到网络上,在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网络用户逐渐“动”起来的今天,其价值和意义也尤显重要
  2009年初,谢晓、高视以及辛晓闻这三个同在微软工作的年轻人在上海琢磨创业方向
在Foursquare的启发下,这一年的10月,此三人成立了上海寰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月,其模仿Foursquare研发的一款名为“玩转四方”的LBS产品正式上线
但此前,这三位创业伙伴琢磨的问题一直没有答案——虽然瞄准了位置服务的方向,但他们并没有找到适合的模式和切入口,但Foursquare模式给了他们学习的样本
  在创办LBS网站“玩转四方”之前,谢晓在工作之余便曾经试验性地开发了一个基于PC端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用户可以记录自己都到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感想
在邀请圈内人试玩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很快发现,这种模式行不通
  “用户记录自己的行踪很多时候是一种冲动,如果要让他在一天忙碌完毕回家之后,再仔细回忆、记录,这样的模式很难持久,而且也很难保证用户地理位置记录的真实性,并不具备太大价值”,玩转四方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高视说
在他看来,Foursquare非常大的一个贡献,便在于其创造了通过移动终端“签到”(Checkin)的模式:   在高视看来,主动“签到”的模式至少具备两个核心优势
一来,用户有选择签到与否的权利,位置信息是否公开由用户自己选择,这样便使得用户使用LBS的行为具有“主动性”的特征;二来,基于移动终端,可以保证其签到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至少从产品模式上来讲是非常合理的,前期吸引用户使用有成功的可能
”高视说
  街旁网联合创始人、CEO刘大卫也正是在玩过Foursquare之后,被主动“签到”背后的“曼妙逻辑”吸引,才产生在内地复制一个类Foursquare产品的想法
不过,此前鼓捣过SNS创业的刘大卫看重的,除了Foursquare模式具备产品形态上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便是诸如此类LBS和SNS社交网络之间融合的巨大空间
“分享是Foursquare最重要的地方
”刘大卫说,虽然Foursquare并不愿意针对诸如Facebook之类的平台进行共享开放,但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可能:如果说Twitter解决了用户“想说什么”这样的倾诉欲望,那么Foursquare回答的就是“我在哪里”这样简单的话题,可以记录大家的行动轨迹
  李曦同样看好LBS行业将在国内有爆发式的增长
他认为这是与所谓的“后PC时代”分不开的
在他看来,中国很多人的第一次互联网体验是在手机上完成的,中国有大量的“弱PC群体”,例如农民工等,他们主要用手机来上网、交流,而基本不太常用PC,这就为LBS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蜂拥出现的Foursquare中国学徒们产品功能几乎一样:签到、赚积分然后拿勋章,当地主,并借此积累起了第一批用户
  无论是玩转四方还是街旁网,不过是众多“中国Foursquare”中间的一员而已
而据统计,截至目前,
返回上页
上一篇:“中国学徒”的烦恼下一篇:华尔街日报总编:互联网时代老牌新闻纸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