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细分电子商务 风投力捧奢侈品线上平台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4
胡中彬
让珂兰钻石郭峰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钻石变成了疯狂的“石头”,最近全球的钻石原材料价格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他印象中自春节以来全球钻石毛坯的涨幅达到了15%-20%,而且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态势似乎还未得到抑制
国内越来越多和珂兰钻石一样的钻石电子商务企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将一直被认为是奢侈品的钻石变成了高端人士的平价消费品,带动了市场的需求,而在风投资金慷慨支持下,财力雄厚者正大手笔买入这些钻石原材料,这无疑带动了钻石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疯狂的“石头”
本报获悉,钻石类电子商务平台珂兰钻石和另一家公司运营结婚钻戒网的公司彼岸钻石近期都相继获得了新一轮的风险投资
珂兰钻石郭峰称尚未有最新消息可以透露,称尚未最终敲定该融资
但据记者了解,该公司此次融资金额会在4亿元左右;而彼岸钻石获得的融资额也达到了数千万美元
这些卖“石头”的公司在最近已经连连从风投手中拿回了大笔的资金,郭峰说,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很多公司,资本已经彻底将这个细分的领域扫了一圈
3月底,钻石小鸟联合创始人徐磊也高兴地对外界披露了新的融资进展,钻石小鸟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这也是该公司获得的第三轮风险投资,与前两轮不尽相同的是,本次融资的投资方方源资本和联创策源都是以PE的角色进入,这也透露出了钻石小鸟离上市已经不远了
此前,在2007年5月钻石小鸟获得了今日资本的第一轮500万美元投资;2008年10月,钻石小鸟又获得由今日资本和联创策源投资的约10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
尽管钻石类电子商务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并不复杂,可复制性较强,但激励着中国的创业者和国内外投资人纷纷涉足于此的是一家名为蓝色尼罗河(Bluenile.com)的美国公司;它只用六年时间就在纳斯达克实现了上市,现在它每年销售额达到3亿美元,销售额已超过卡地亚和蒂凡尼、宝格丽等百年品牌,影响也大大超过许多传统珠宝商
蓝色尼罗河的经典案例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国内的钻石小鸟、九钻网等公司都毫不掩饰其对蓝色尼罗河的向往,风险投资人更是看到了一个新的投资机会,也常常成为投资人嘴里时常大加赞赏的案例
另一方面因钻石资源不可再生,目前全球钻石产量正不断下降,如果再无新矿发现,40年后全球已有钻矿都将枯竭
由于需大于供,近100年来,优质的钻石价格以每年10%的速度稳步增长,几乎没有下跌过
事实上,除了珠宝类电子商务公司获得资本青睐外,这把电子商务的火也烧到了众多奢侈品身上,以做奢侈品电子商务为主要定位的数家公司近期也拿到了风投的资金
会员制奢侈品网站佳品网CEO杨培锋不久前也对外透露称该公司完成了第三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金沙江创投领投,泰山天使创业基金、松禾资本及香港某财团共同参与该轮投资
紧接着,时尚购物网站走秀网几天前宣布,其已完成新一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凯鹏华盈为该轮融资的投资方
数据显示,到2010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增至107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9%,成为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国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居全球首位
“奢侈到大众”的投资机会
“当钻石珠宝从奢侈走向大众时,也就意味着其背后庞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显然,市场隐现的利润机会,让投资人垂涎不已
”彼岸钻石一位人士称,追逐该公司的风投不计其数,“大家都看好这一领域,但还是好项目少,一个垂直的领域也不可能出现无数家公司并存的局面
”
深圳一位VC人士称,曾经许多人印象中钻石珠宝都是奢侈品的范畴,价格高昂,但实际上,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切入,将很大程度上改观钻石珠宝是大众难以企及的印象,反而会培养大量的普通消费者成为这一消费品类的购买者
一位国内上市的传统珠宝公司人士称,钻石贸易自古以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其珍贵的品质以外,高额利润更是让所有珠宝商难以抗拒的诱惑
而由于钻石原料的特殊性,使得一颗钻石从开采出山,到戴在新娘的无名指上,价格往往要增加数倍
其间,转手次数至少5次,切割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都从中获得不菲的利润
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自然会将人力、店铺等管理成本大幅降低,钻石的暴利水分逐渐被网购这一销售新模式挤干
“线上业务由于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让利的空间相对较大,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吸引目标用户
”上述深圳VC人士称
让方源资本和联创策源对钻石小鸟动心不已的一个原因是,钻石小鸟目前年销售额近5亿元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珠宝市场的销售增长趋势非常明显,2004-2009年中国珠宝市场的销售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09年,中国珠宝市场销售规模达1357.2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达44.6%,且自2007年开始,中国珠宝市场的销售规模增长率均保持在40%以上,增速迅猛
奢侈品电子商务网站逐渐通过低价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培育出了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文化,它们安然度过了襁褓期,不过,这些公司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