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免费”的实战场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4   姜奇平   免费模式,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而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几乎是免费模式的天下,实战表现比美国更充分
因此前段时间,我与安德森聊的时候,都劝他来中国看一看,重新总结总结
安德森也承认,中国是“免费经济的现代化测试场”
中国人写免费模式,具有独特优越的条件
《免费经济》作者刘琦琳的研究,比起安德森,显然有许多新发现
  将免费提升到经济的高度,总结出“免费经济”,问题意识与研究免费模式完全不同
商业模式可以有许多,经济只有一个
互联网的模式有许多,免费模式只是经验意义上的
而免费经济,总结的是互联网经济的基本规律
刘琦琳总结的关键一条是:“基础平台+增值服务”可以看作免费的结构特点
这也是中国人原创研究中比美国人下工夫更大、发现更多的地方
  传统经济学一直排斥网络效应,把网络当作企业门外的外部事物,排除在外不予理会
但互联网经济体,现在已经大到不能当例外处理的
经济学自身也在演进以适应变化
最相关的,是新古典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分野,前者设定报酬递减(或不变),后者设定报酬递增
分歧点,就在初始固定投入和边际投入——对应免费模式中“基础平台+增值服务”——关系不同
新古典理论假设较低的初始固定投入,较高的边际投入,于是导出边际成本递增;而新增长理论假设较高的初始固定投入,较低的边际投入,于是导出边际成本递减
二者都对,关键看哪种前提假设更接近主流的经济实践
  互联网经济,特别免费经济,更加符合新增长理论的前提假设
基础平台要求较高的初始固定投入,它“免费”地提供给增值业务,使每项增值业务都只需要投入较低的边际投入就可以运行
想一想实战:淘宝平台免费提供给每个网商分享,每个网商不必重复建设网店
通过交叉补贴,淘宝平台从增值业务中取得回报,网商在分享平台中省去了初始固定投入
这样的“免费”,就不仅是模式,而是经济了
  如果你连这都觉得复杂,看《免费经济》就正好
因为刘琦琳讲的是故事,而不是数学
但这些故事,背后有严谨逻辑支持
刘琦琳最大优点在于富于直觉洞察力,这种直觉洞察力,正是她这样的“80后”、“90后”透视复杂问题的方法——不必绞尽脑汁,又能把握本质
.tomadd_sup_new{background:transparenturl(http://i1.sinaimg.cn/cj/deco/2008/0226/images/fina_mj_003.gif)no-repeatscroll102%-48px; display:block;}
返回上页
上一篇:文化企业上市提速:金融构架是关键下一篇:上市首日 360涨幅居中国概念股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