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 NEWS CENTER

对赌协议:一场危险的游戏 上海网站建设 | 上海网站设计 时间:2011-04   李静颖   腾讯控股(00700.HK)董事局主席马化腾3月28日以当日股价3.5折的价格,售出200万股腾讯股票,套现1.36亿港元
外界盛传,马化腾很有可能是与投资银行对赌,向其出售一个允许对方在两年后,以每股67.8元向他买入200万股腾讯股份的权利
  先不论马化腾的实际用意,若此举引发腾讯股价下跌,或是又一例由于对赌惹出的麻烦
  对于投资界,对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因为对赌可能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投资“剧目”
  对赌是投资方与企业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其本质是“价格回补机制”,一般以企业业绩或预期业绩为议价基础确定投资条件,根据双方认可的业绩增长情况,以具体业绩指标甚至股价作为协议条件
  “一般在企业要价过高,而投资方对于企业又无法充分信任,双方无法最终确定一个公允的价格时,投资方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降低风险就会要求签对赌
”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合伙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那么,对赌是企业过于自信的表现还是投资方玩耍的另一套资本工具?或许部分对赌案例的结果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碧桂园(02007.HK)与美林对赌输掉12.4亿元;永乐电器(00503.HK)对赌摩根士丹利失利,导致被国美电器收购;湖南太子奶对赌高盛、英联以及摩根士丹利,该公司总裁李途纯因未能达到业绩增长目标而失去控股权;中华英才网在Monster与其签订的3年助其完成IPO的对赌承诺无法兑现后,Monster正式收购中华英才网剩余55%股份,成为其全资公司
还有深南电(000037.SZ)、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恒大地产(03333.HK)、昌盛中国(01863.HK)等公司都曾不幸迈入对赌“雷区”
  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的对赌结局并没有让后来者引以为鉴,企业们仍旧前赴后继地走上这条未知的道路
  上述合伙人告诉本报记者,对企业而言,签订对赌协议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现金支持发展,只要在协议规定范围内达到对赌条件,其资金利用成本会相对较低
但如果不能满足对赌要求,企业将付出高昂代价,或是背上沉重的债务,或是陷入现金流吃紧等不可预知的困境
  不仅如此,对赌背后还有更深的水
  上述合伙人透露,在实际对赌中,其实还存在很多补充协议,而这些并未全部写入正式协议中
“当对赌条款需要实施时,补充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协议双方是否会按照之前约定的条款执行,这些都会引发双方的矛盾甚至对簿公堂
”   而另一位外资VC合伙人则向本报记者指出,对赌的存在会让企业团队与投资方密切合作的程度大大降低,对企业而言有百害而少有利
  “原本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目的的投资方,很可能会为拿到更多的股权和利益陷入两难,他们会犹豫是现时利益重要,还是帮助企业继续成长更重要
”他说
摄影记者/任玉明制图/马静 .tomadd_sup_new{background:transparenturl(http://i1.sinaimg.cn/cj/deco/2008/0226/images/fina_mj_003.gif)no-repeatscroll102%-48px; display:block;}
返回上页
上一篇:马化腾与投行对赌失手:或因对腾讯股价不自信下一篇:百度关闭“有啊”业务